我们都知道,CPU的性能和芯片中所拥有的晶体管数量呈正相关。可想而知,在制程不变的前提下,只要芯片的面积翻倍,性能也会相应的提升,像64核128线程的AMD 3990X处理器的封装确实很大,已经有小半个手掌的面积。那么如果把CPU做到巴掌大甚至脸盆大,岂不是就能获得几乎无限的性能了吗?
半个巴掌大的3990X处理器
其实并不是这样的,CPU目前的大小,已经是综合各方面考量之后的最优解。如果无脑堆料增大芯片面积,只会落得性价比暴跌;性能、散热和供电无法平衡;数据传递效率难以满足的下场。
价格
CPU的价格可并不只取决于几大硬件厂商的良心,最重要的还是产品的成本。
首先我们要知道,CPU芯片是从一整片晶圆上切割下来的小方块。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,晶圆并不能做到完美无瑕,而如果某片CPU所在的区块内出现了瑕疵,这片CPU就成为了废品。
晶圆切割
假设一片晶圆上有5个坏点,分别处在5片CPU的范围内,且晶圆可以切割成100枚CPU,很容易可以得出,这片晶圆的良品率为95%。而如果将CPU的长宽翻倍,晶圆可以切割成25片CPU,那么,5个坏点就会使晶圆的良品率降至80%,成本上的激增是显而易见的。
如果一片晶圆只做成一枚CPU,那么,良品率会无限趋近于0,需要无数片晶圆才能制作出1枚合格的产品。那时的电脑甚至不能用奢侈品来定位,大概只能算传说中才存在的东西了。
性能、散热和供电
CPU的散热一直是大问题,随着CPU性能的上升,发热量也随之剧增。面对目前的顶级CPU,360水冷的散热效率也只能勉强够用。如果将核心面积继续增大,乃至翻倍。或许360×360的水冷阵列也无法满足散热要求。
而供电方面,目前的主板CPU供电接口最多大概是3*8PIN接口,可以满足1080W的功耗需求,我们日常的电脑电源总功率一般只有五六百W左右,这已经是非常恐怖的数据了。而随着晶体管数量的上升,CPU的功耗也会急剧增高。线程撕裂者3990X的满载功耗已经达到了800W,更高的功耗会给主板和电源带来巨大压力。
数据传输效率
虽然CPU与主板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针脚来完成的,但针脚最终也会转接至主板平面,向CPU四周传输而出。虽然CPU面积增大一倍,可以放置针脚的面积也同步增大一倍,但最终传输数据的CPU周长则只能增加0.4倍左右,这样一直增大下去,CPU周围的走线空间最终将会告罄,满足供电和数据传输的要求变得非常困难。
CPU的周长无法随着面积同步增大
正是因为种种限制,CPU才在逐代更新和慢慢优化下,发展成了目前封装大约5厘米见方的标准规格。而大大小小的CPU芯片,也就隐藏在这一封装下面。如果强行把芯片做到封装的大小甚至更大,只能落得事倍功半的效果。
现在,大家明白为什么CPU不能做到巴掌大了吗?
相关阅读
查看更多值得选购的四款手机推荐,价格非常的亲民
春节假期过后,在复工和开学的浪潮中,我们的2021年算是正式开启了。相信有不少朋友都希望以全新的面貌来迎接着崭新的一年,为自己选择一部漂亮而又好用的手机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那面对琳琅满目的手机市场我们又该作何选择呢?
Phone 12 Pro与Mate 40 Pro对比,你更中意哪一款?
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,有两款明星产品在手机市场炒得火热,一款是iPhone 12 Pro,另一款则是Mate 40 Pro。作为两款价格相近的产品,到底该买哪款已经成为很多机友茶余饭后的谈资。针对这个问题,好物君特地找到一位线下店老板,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内行人的回答。
2021年笔记本配件的重大变化,速度前来看看
转眼间时间来到了2021年。随着新一届CES大展落幕,笔记本电脑市场又迎来了一波更新换代。各个厂商的新配件都会在2月份首发,趁着最后这段窗口期,笔者来聊聊2021年笔记本配件的重大变化,方便各位同学快速了解笔记本电脑的行情。